逃避兵役,豈止是逃避兵役?它反映的是.....
- 鄭匡宇
- 1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近日,藝人陳零九、陳大天等多位公眾人物因涉嫌逃避兵役而登上新聞版面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其中,陳大天交保並公開致歉,坦承自己知法犯法,行為不當;而即將履新擔任中華民國駐芬蘭代表的前立委林昶佐,同樣因為年輕時的焦慮症免服兵役而導致社會大眾質疑,他憑什麼現在竟能擔任外交使節?這兩起事件再次將兵役議題推到公眾眼前,也讓我們深思,逃避兵役的行為,真的只是一個單純想躲避兵役義務的個人選擇嗎?
在我看來,逃避兵役,從來就不只是逃避兵役而已,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一個人的責任感與人格特質。 一個連國家賦予的基本義務都想方設法逃避的人,我們很難相信他在面對人生中的重大抉擇時,會展現出勇於承擔的態度。如果是因為身體真的出問題而不必服兵役,那無可厚非,但如果是裝病甚至是買通醫療人員或兵役機關人士,那難道不是卑劣的行徑以及犯罪嗎?
其實,兵役對於絕大多數男性而言,不過是一段人生裡頭相對有限的時間。為了躲避這段時間的服役,選擇以不正當的手段逃避,甚至觸犯法律,這本身就暴露了投機取巧、不願承擔責任的心態。當這樣的人在未來遇到需要承擔責任、做出抉擇的時刻,我們又怎能期待他能挺身而出,勇於面對呢?
更令人憂心的是,社會上竟出現有女孩子認為「你這男人會當兵代表家裡沒搞頭」的錯誤觀念。這種論調不僅扭曲了國民應盡的義務,更可能誤導年輕人,讓他們錯誤地認為逃避兵役是一種「聰明」的選擇。然而,一個連基本義務都不願承擔的人,又如何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與信任?
當這些逃避兵役者被警方帶走,甚至戴上手銬的那一刻,他們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了當兵的時間。社會的輿論壓力、個人形象的受損,甚至可能影響到未來的發展。正如這次事件中的藝人,他們在演藝事業上或許有所成就,但一旦與「逃兵」的標籤掛鉤,其公眾形象必然大打折扣。而女孩子們也要知道,如果你擁有「你這男人會當兵代表家裡沒搞頭」的想法,那麼正是你,造成你的男朋友或老公,在電視機前面戴上手銬、身陷囹圄,未來永遠被人指指點點的結果。
我始終認為,善盡國民義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對於男性而言,依法服兵役不僅是對國家的責任,更是展現個人責任感與勇氣的機會。當你堂堂正正地完成兵役,你便能更有底氣地面對社會,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。
因此,我呼籲所有適齡男性,勇敢地承擔起這份義務。同時,我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建立正確的價值觀,認可並尊重那些履行兵役義務的人。而對於那些試圖逃避兵役的行為,我們更應該嚴厲譴責,因為這不僅是對法律的蔑視,更是對自身人格的貶低。
借鏡此次事件,我們必須明白,人生路上,責任與義務是無法逃避的。一個連基本義務都選擇逃避的人,往往也會在人生的其他重要關頭選擇退縮。這樣的人,難以被賦予重任,也難以在社會上真正立足。希望這起事件能成為一個警惕,提醒我們,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短視,而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難以抹滅的污點。
而這些因為逃避兵役而引起的社會新聞,也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過世的老爸。他從小就跟我和我哥說,一定要好好去當兵,盡男性國民該盡的義務,躲避兵役從來不是我們家男人的選項。我由衷地感謝他從小帶給我們的正確觀念,讓我現在永遠可以抬頭挺胸地大聲說:我當過兵!

Comments